
2023年9月2日,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。作為行業內產品鏈最全、單體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氣象探測儀器裝備領軍企業,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3所航天新氣象科技有限公司(下簡稱“航天新氣象公司”)以“一帶一路十年結碩果,精密監測萬千新氣象”為主題參展,現場實物模型及展板展示了公司十年來服務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應用成果。
展會現場,航天新氣象公司展示了氣象精密監測代表產品——X波段天氣雷達和邊界層風廓線雷達的模型。

航天新氣象公司的X波段天氣雷達有多種體制,為氣象探測、防災減災等氣象保障提供支撐。其中,中緬“雷達與衛星通信聯合實驗室”項目研發的X波段陣列天氣雷達,關注緬甸洪水、暴雨等強氣象及衍生災害多發問題,為緬甸開展快速變化小尺度天氣系統觀測、試驗研究和機制機理研究提供基礎條件。

作為我國第一臺風廓線雷達研制單位,航天新氣象公司目前是全球風廓線雷達產品系列最全的研制單位,產品可探測覆蓋從地面20米至90公里高空的完整風場數據,在氣象觀測、氣象業務與研究、人工影響天氣、環境監測、航空保障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。現場展示的風廓線雷達,利用其卓越的組網探測優勢,實時、連續精準監測三維風場數據,為韓國多地用戶提供精細化的氣象服務。

巴掌大小白色盒子狀的導航探空儀在現場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,在雪龍號南極科考、珠峰科考等科學研究中,這個“盒子”被頻繁使用。作為我國第一只衛星導航探空儀的研制單位,航天新氣象公司是目前探空系統產品線最全的單位,現場展出的導航體制探空儀產品性能穩定、數據準確性高,出口印度、馬來西亞等國家,在相關國家高空觀測網絡建設中取得廣泛應用。

除了陸上的氣象服務,積極探索海洋氣象服務新模式,打造港航氣象服務品牌,是響應國家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重要舉措,也是“絲路海運”行穩致遠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。
我國首座燈塔氣象觀測站“絲路海運”自動氣象觀測站位于福建廈門港九節礁,這座海島氣象站就是23所航天新氣象為保障國家“一帶一路”航線運行特意設計的一型海上氣象觀測站,創新性地選址并建設于燈塔上,開創了港航氣象服務的先河。該氣象觀測站適應高溫、高鹽霧、強風等海洋環境,除了24小時實時觀測風、溫、濕、壓等信息,還根據需求增加海水表面溫度、鹽度、潮水高度等專門水文觀測信息,充分滿足島嶼和海濱氣象觀測自動化需求。建設以來,為氣象預警、航線安排、貨物流通等提供有益的氣象數據信息。據估計,氣象信息的精細化、高效獲得,能有效提升港口約10%的霧天通航效率,保障船舶通行安全,為海上絲綢之路保駕護航。
十年來,23所航天新氣象公司積極廣泛地參與“一帶一路”氣象保障服務體系建設,充分發揮航天氣象產業重要支撐保障作用,為國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氣象產品和服務,獲得用戶充分肯定,樹立良好口碑。同時,為加強與"一帶一路"沿線國家在氣象領域的交流與合作,公司先后接待了30多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觀交流團體,舉辦了50多場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研討會,參加了30多場大型國際氣象商業展覽,為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展示航天企業“空天地海一體化”的綜合氣象探測最新技術與裝備。
環球時報 報道 記者 樊巍 通訊員 王娟 陳佳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