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周魷魚市場穩中有調,阿根廷魷魚行情回落
時間:2025-07-08 08:24 來源:凍品攻略微信號 原文:
2025年第27周(6月27日至7月3日),中國魷魚市場整體延續前兩周的震蕩整理態勢,東南太平洋(秘魯魷魚)價格保持穩定,西南大西洋(阿根廷魷魚)出現局部回落,其他主要產區行情基本持平。


據浙江舟山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統計,第27周東南太平洋魷魚平均結算價為18,866元/噸,與前一周基本持平。成交量達5,247噸,其中特小原條(1926噸)與小原條(1442噸)合計占比超過六成,仍是市場交易的主力規格。從結算價看,僅小頭和尾鰭兩個規格價格出現波動,其余規格整體平穩。綜合報價方面,大頭與胴體報價分別下調750元/噸和1250元/噸,其他品類報價保持不變,市場價格預期趨于穩定。
秘魯禁漁后供應預期生變
在供給端,秘魯生產部已于6月30日正式下達捕撈禁令,暫停其專屬經濟區內所有巨型魷魚(Dosidicus gigas)捕撈活動。禁漁前的最后一批漁獲陸續到港,當前當地冷凍廠采購價格約為2800索爾/噸。受捕撈暫停、工廠原料緊缺等多重因素影響,業內預計短期內秘魯魷魚原料價格將出現上漲壓力。
秘魯政府在發布公告時強調,2025年1月至今的捕撈配額(30.4萬噸)已被提前完成,若超額捕撈將對資源恢復和明年漁季構成風險,要求各類船東、漁民與協會共同遵守禁令,配合資源保護措施。
西南大西洋價格回落
供需階段性失衡
相比東南太平洋行情的穩健,西南大西洋(阿根廷魷魚)市場價格本周整體回落,表現出一定調整壓力。第27周,浙農中心西南大西洋魷魚(線外)共成交787噸,平均結算價約為34,389元/噸。大多數規格產品出現下跌,跌幅在300元至1400元/噸不等,其中100-150g規格價格降幅最大,達到1402元/噸。300g以上的大規格產品價格也下滑600-700元/噸不等。
盡管如此,市場綜合報價顯示買賣雙方預期仍未發生明顯改變,部分下游廠商仍持觀望態度,短期市場可能處于供需博弈拉鋸狀態。
根據阿根廷漁業規劃局(DPP)數據,2025年阿根廷魷魚上岸總量已達203,956噸,較2024年同期增長33%,創下近30年新高。7月1日,我國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的自主休漁也正式啟動,部分船只已開始轉場或返航,后期現貨供給預計趨緊,可能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。
市場動態及展望
在西北太平洋與印度洋區域,第27周暫無新成交記錄,價格方面則保持穩定,暫未受到顯著外部擾動。而在國內進關方面,舟山口岸自捕魷魚進關量已連續第二周實現環比增長,雖然總量尚處較低水平,但呈現積極恢復態勢。
7月3日,中國遠洋漁業協會在太原召開南、北太平洋區域性漁業管理政策宣貫會,明確要求各企業嚴格履行國際漁業組織規定,推動遠洋漁業向規范化、可持續方向發展。會議強調“守規矩、守底線、守成果、守利益”,希望各方協調合作,確保中國在全球魷魚捕撈話語權的穩定與提升。
綜合來看,當前中國魷魚市場處于供需再平衡階段。東南太平洋價格趨穩,西南大西洋因階段性回運與進口增加面臨短期調整壓力。展望后市,若秘魯與阿根廷進入中長期禁漁期,而我國公海漁船同步休漁,可能推動市場進入新一輪行情波動周期。企業應密切關注產地政策、捕撈動態與港口到貨變化,科學制定采購策略,把握市場窗口。